凌晨时分,老人命悬一线。2024年5月,73岁的李奶奶在凌晨被家人发现昏倒家中。儿女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将李奶奶紧急送往阆中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接诊后,发现李奶奶口唇紫绀、意识障碍,病情极为危急。医生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并采用简易球囊辅助通气,随后一路护送其至重症监护室。在重症监护室的精心治疗下,李奶奶生命体征逐渐稳定,意识也慢慢恢复。然而,后续的 CT 检查显示,李奶奶胸部有一个巨大的胸腺瘤,严重压迫气管和大血管,致使急性呼吸衰竭和颜面部肿胀(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术前CT显示:纵膈巨大占位大小约为10.2cm*9.0cm*8.5cm,邻近气管及大血管明显受压变窄,气管前后径仅为2.5mm(正常成人气管直径约15-25mm)
据了解,李奶奶曾被诊断患有胸腺瘤,多次前往四川省人民医院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由于其身体基础状况较差,且肿瘤巨大(已侵犯大血管及气管),外科切除难度极大,手术风险极高,李奶奶本人也拒绝外科手术切除。此次,因巨大的胸腺肿瘤同时压迫气道和右侧无名静脉,导致李奶奶出现急性呼吸困难和上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昏倒。
术前患者呼吸困难(气管受压插管)、颜面部水肿(上腔静脉阻塞)
呼吸乃生命之根本,而气管直径仅有约2厘米,一旦受阻,后果不堪设想。面对李奶奶紧急而危重的病情,医院立即组织重症医学科、心胸外科、麻醉科、介入医学科等开展多学科讨论,制定出个性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胸腺肿瘤栓塞术+气管支架联合中心静脉支架植入术,全力挽救李奶奶的生命。
多科携手,为患者开启“生命之路”。手术由介入医学科和麻醉科协同完成。介入医学科副主任许泽兵带领介入团队在DSA机下精细操作,麻醉科全力保驾护航,手术有序推进,团队配合默契,无缝衔接。术中,先对肿瘤进行精准治疗(动脉灌注化疗栓塞),促使肿瘤坏死缩小;接着在右侧上腔静脉安置血管支架,解除肿瘤所致上腔静脉梗阻;最后在气管内安置气道支架,解除肿瘤所致气管梗阻,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术后,李奶奶被转入重症医学科,经重症团队精心治疗,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恢复良好,畅享自由呼吸。近日,李奶奶来到阆中市人民医院复查,增强 CT 显示:肿瘤缩小,液化坏死,压迫减轻,支架通畅,水肿消失。当前,李奶奶的呼吸状况有了显著改善,颜面部的水肿完全消退,她终于能够正常地呼吸了。
阆中市人民医院介入医学科自成立以来,积极推行多学科综合诊疗管理模式,组建多个单病种 MDT 诊疗团队。多学科密切协作,针对本地区高发恶性肿瘤(如食管癌、肺癌等),全面完善学科建设体系,致力于打造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高水平肿瘤单病种多学科综合诊疗管理模式(MDT),为群众提供更加坚实的医疗保障。
在医疗行业积极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当下,阆中市人民医院介入医学科将持续致力于技术提升,为提供高水平医疗服务奋勇前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