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院肾内科联合放射科介入室成功开展DSA下动静脉内瘘狭窄球囊扩张、中心静脉狭窄球囊扩张等负责技术以来,肾内科团队不断锐意进取,如今在介入治疗水平又上新台阶,2021年9月1日,肾内科联合超声科,在超声引导下,成功开展我市首例超声引导下“内瘘血管狭窄球囊扩张成型术(PTA)”。该技术是通过患者皮肤表面穿刺內瘘血管,送入球囊扩张导管,在超声引导下对血管的狭窄部位进行扩张,矫正狭窄部位,恢复正常血管内径,从而达到延长患者动静脉內瘘使用寿命的目的。
患者是一名长期于我院血透室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高龄患者,在最近几次透析时,内瘘血管血流量明显不足(<140ml>200ml/min),故收入我院肾内科救治。经血管超声检查发现左上肢动静脉内瘘血管吻合口及头静脉段重度狭窄。
经杨全副主任医师及科室血管通路小组医护团队评估讨论,积极与超声科沟通,于9月1日在超声引导下为患者顺利进行了“内瘘血管狭窄球囊扩张成型术(PTA)”。该手术由肾内科杨全副主任医师负责操作,曾宇鹏主治医师、许泽兵主治医师从旁协助,手术耗时一个半小时,内瘘血管狭窄段在球囊扩张下逐渐复张,术后血管超声评估显示狭窄段血管扩张良好,查体内瘘血管杂音及震颤明显增强,术后第二天使用内瘘血管行血透治疗,血流量达200ml/min以上,使用效果满意。
血管通路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充足的血流是血透治疗顺利、有效进行的根本保障。内瘘血管狭窄是维持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术克服了外科重建手术及DSA下球囊扩张术的不足,具有以下几大优点:①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当日可用,避免外科手术及深静脉插管;②最大限度地保护血液透析患者最为宝贵的血管资源,避免了血液透析最终“无路可走”的困境;③采用超声引导技术,避免了术中射线及造影剂的危害;④血管内实时跟踪显像,手术风险更低;⑤随时观察血流情况,及时发现并存的血栓并及时处理;⑥与“DSA下球囊扩张术”相比,费用更低。
此例超声引导下“内瘘血管狭窄球囊扩张成型术(PTA)”的成功开展,开创了我市新记录,标志着我院肾内科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该项新技术的开展,切实解决了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难题,必将造福于广大血液透析患者。
联系方式
肾内科:0817-6233765
血液净化中心:0817-623301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